新乡之北:五彩凤凰山 生态凤泉城
点击蓝字 关注相约新乡
【注】点击文章中蓝字,打开相关链接阅读详情。
“一城山色半城水,箫韶九成凤来仪。”
(共渠 凤泉湖及凤泉城区远眺
航拍支持 创影视觉王健哲 下同)
(凤泉城区美景 远处为凤凰山)
凤栖泉涌凤泉成
得苍天之眷顾,自然之厚爱,凤泉依山傍水,钟灵毓秀,人杰地灵。境内坐拥太行山余脉凤凰山;鲁堡龙山文化、何屯仰韶文化等古文化遗存;分将池等牧野大战古遗址;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、全国最大藩王陵墓——潞王陵……
(潞王陵全貌 背依凤凰山)
凤泉区前身为北站区,因境内的新乡北火车站而得名。1982年4月在新乡市郊区北站人民公社的基础上建区,2004年1月,新乡市区划调整而更名为“凤泉区”。
(九十年代初的新乡北火车站
图源《北站区志》)
(如今凤泉区新乡北货运站)
其中“凤”字,一是取意凤凰,象征吉祥、美好、有活力;二是取北站区凤凰山的“凤”字,反映区域内的主要地理特征;三是关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王陵,曾有“头枕凤凰山”等传说,“凤”字也反映了北站区的历史渊源。
(现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鸟瞰)
其中的“泉”字,一是取北站区愚公泉的“泉”字,此泉是北站人民艰苦奋斗历经数年人工开凿的水源,彰显了北站区“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、精诚团结、造福人民”的愚公泉精神;二是取意源泉,反映了北站区水资源丰富。改名“凤泉”,反映了北站区绿水青山风景宜人,同时也反映了北站人民建设生态城区的美好愿望。
(愚公泉全貌和三号泉)
如今40年过去,凤泉区已从当初的郊区人民公社,发展为辖耿黄、大块、潞王坟2镇1乡和宝山东路、宝山西路2个街道办事处,区域总面积达115平方公里,总人口15万人的生态产业新城。
(凤泉城区鸟瞰图)
变革凤泉千载兴
登高望远卫水长,极目新乡黄河阔。登临凤泉区的凤凰山远眺,卫水、共渠、南水北调、凤泉湖等水系碧波荡漾;热电厂、化纤厂、水泥厂、凤泉产业集聚区等厂房林立;区府路、宝山路、新玛特等城市商圈居住区车水马龙;潞王陵、乐活小镇等风景如画繁花似锦……古老的凤泉大地正在书写沧桑巨变。
(南水北调中线干渠
宛若巨龙穿境而过)
(化纤厂厂区远眺)
(凤泉区产业集聚区远眺)
凤泉区历史沿革
在历史长河中追溯,凤泉这块土地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,商代时属畿内,春秋属卫,战国时属晋、魏,秦属山川郡汲邑。汉武帝时属获嘉县,隋开皇六年(公元586年),属冀州河内郡新乡县。
唐朝时属河北道卫州汲郡新乡县,五代则归属卫州新乡县;
宋熙宁六年(公元1073年)废新乡县为镇,北站为汲郡汲县新乡镇属地;金代时,北站属卫州和平军新乡县;
元朝时,属中书省燕南河北道卫辉路新乡县;明朝时,属河南省布政使司卫辉府新乡县新中乡;清宣统元年(公元1909年)属河南省卫辉府新乡县五区…………
1949年5月新乡解放,北站为平原省新乡专员公署新乡县一区;
1955年废区设乡,北站属新乡县耿黄乡;
1958年8月,建立人民公社,北站属耿黄人民公社。同年12月,划归新乡市管辖;
1960年,新乡市改耿黄人民公社为北站人民公社;
1966年6月,中共新乡市郊区委员会和郊区人民委员会成立,耿黄人民公社划归郊区;
1969年,随着潞王坟站更名新乡北站,易名为新乡市郊区北站人民公社;
(八九十年代凤泉区区委和政府机关
图源《北站区志》)
1982年4月,批准设置北站区,北站人民公社划归北站区管辖;
2004年1月,原北站区将新乡县大块镇收入囊中,辖区扩大,并更名为“凤泉区”至今。
(北站建区时辖区示意图)
新中国成立前,凤泉辖区位于新乡县、辉县、卫辉三地交界,贫穷落后。新中国成立后,凤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掀起了工农业建设的高潮。1982年4月建区后,凤泉人承驭着改革开放的东风,谱写了凤凰涅槃一鸣惊人的时代华章。
(八九十年代繁华的北站商场
图源《北站区志》)
奋斗凤泉正青春
在凤泉区,凤凰山和愚公泉一山一泉闻名遐迩,它们不仅构成了凤泉的名字,还见证了数十年来凤泉人民艰苦奋斗、建设美好家园的付出和成就。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凤凰山,作为新乡市区境内唯一的一座山脉,离市中心仅10公里,是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交接过渡地带,又名“万虎山”、“望虎山”。
(凤凰山鸟瞰)
明朝万历年间,潞王朱翊镠看到这一带北有太行,南有黄河,地势北高南低,东西敞阔,且东有金灯寺,西有峙儿山,气势非凡;而且万虎山的三个山峰,中峰高如凤头,左右峰犹如凤翅,整体仿佛一只硕大的凤凰,大赞此乃风水宝地,于是在此筑陵,并将“万虎山”改为“凤凰山”。
(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凤凰山)
古时候凤凰山林木茂密,是潞王看中的福地洞天,但近代以来因其地质构造以石灰岩、泥灰岩为主,便在此开山取材支援城乡建设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,这里成为全市重要的矿产基地,1986年时,凤凰山及周边一度建成省、市、县(区)水泥厂11个、采石厂3家,乡办、村办采石厂20家,联合体采石厂10家,个体开山300多家,白灰窑120多座,还有区县、乡、村三级预制厂、大理石厂等等,水泥生产规模达到年产280万吨,采矿生产规模近500万吨,采矿运输专业户达4000余户,形成了千军万马搞建材的局面,为城市建设、交通路网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(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凤凰山矿区
图源《北站区志》)
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。对于正值青春的凤泉来说,凤凰山的开发利用点燃了北站人民改造山河的奋斗之火,而愚公泉的开挖则成为其最耀眼的光芒。
(凤泉区北部山区干旱场景
图源 1974年愚公泉纪录片)
虽然有山河加持,但凤泉北部山区却严重缺水,旧社会更是“旱灾年年有,十年九不收,逃荒卖儿女,吃水贵如油”。1965年3月28日,耿黄人民公社后郭柳村(今凤泉区潞王坟乡后郭柳村)村民在村东马家山上开山烧石灰时,偶然在石缝深处发现有泉水渗出。后来经过抽水试验等多方面论证,社员们一致同意开发利用这个水源。
(耿黄公社社员掘井引水场景
图源 1974年愚公泉纪录片)
1966年11月至1974年的8年时间里,耿黄人民公社遵照毛泽东主席关于“愚公移山、改造中国”的指示,发出“向荒山要水,向荒山要粮,重新安排北站山河”的号召,组织全社人民群众实施愚公泉地下水源开发工程。相继建成一、二、三号泉、两条干渠、愚公泉大池和二、三号井;东一干渠、南干渠、西干渠、西二干渠、西三干渠等主要渠道和四号泉,同时和玫瑰泉连接,形成凤泉区北部山区水利灌溉体系,极大提高了山区粮食产量。
(愚公泉灌溉体系完工
万亩旱田变水浇地
图源 1974年愚公泉纪录片)
愚公泉工程累计投工390多万个,共凿成4个泉,建4眼大井、20眼小井,植树近3万株,凿成5千米长输水隧洞,建立15处提水站,架设15座渡槽,修砌石渠道50条,总长125千米,开凿找水洞800米,自流洞150米,挖掘总土石方400万立方米。建立蓄水池10个,蓄水量达30万立方米。从此13个自然村受益,有效灌溉面积达1.9万亩。
(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玫瑰泉
图源《北站区志》)
(今日愚公泉和周围的万亩良田)
厚重凤泉文脉长
一尾凤羽,守望万载;一滴泉水,见证沧海。
凤泉,连接南太行旅游带与卫辉人文旅游带,境内有仰韶文化、龙山文化、“武王伐纣”遗址等省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;凤凰山是“国家矿山公园”“省级森林公园”;凤泉湖规划面积21.24平方公里;愚公泉被称为“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”;4A级景区“中原定陵”潞王陵,是全国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陵墓;“五陵春晓”曾是新乡老八景之首;还有化纤厂等工业遗迹……特色文旅文创资源丰富。
(湖泊和白鹭)
凤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,气候湿润多雨,遍地皆是河流湖泊。耿黄镇何屯村仰韶文化遗址、东鲁堡村龙山文化遗址就曾出土了陶鬲、蚌镰、石斧、陶碗、陶缸、纺轮、鼎足、石器、骨针骨锥和彩陶片等等,将凤泉的文明史推至6000年以前。
(凤泉何屯仰韶文化遗址)
(凤泉鲁堡龙山文化遗址)
(凤泉区鲁堡出土的陶鼎 玛瑙环等)
凤泉还见证了“牧野洋洋,檀车煌煌,驷騵彭彭”的牧野大战,留下了武王姬发调兵遣将的分将池(今分将池村)、安营扎寨的东南西三个张门(原为帐门,今东南西三张门村)、王门(原为王帐门,即武王住的军帐)、南北陈马村(武王部队与商军决战前在此宿营,马卸车兵解甲陈兵不前而得名)、斩将屯(今毡匠屯村)、东西尚同古(今东西同古两村)等遗迹,在人们口口相传中鲜活数千年。
(位于凤泉城区西临的
东 南 西三个张门村)
(凤凰山向东眺望后山)
凤泉和卫辉交界的五陵村一带,还分布着战国时期魏国贵族的墓葬群,其中就有战国四公子之最的魏国公子信陵君墓地,也就是我国考古界先驱郭宝钧先生所称的“山彪镇一号战国大墓”,即著名的《竹书纪年》出土地。
(凤泉五陵村和山彪一号战国墓
出土的水陆攻战铜鉴)
信陵君的铁杆粉丝、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(公元前195年)亲自下令“为公子置守冢五户”,这就是五陵村的由来。髙祖还下旨,命“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”,此后渐渐形成了北方中国的一种风俗,也就是盛行于华北地区的“一年四祭(春节、清明、七月十五、十月一)先人”。
凤泉区潞王坟乡分将池村东北的驼腰山山巅,还保留有比秦长城还早三百年的赵长城遗址,它从分将池的山顶开始,一直延伸到葛翁山,然后进入卫辉、辉县,穿山越岭最终到达林州境内。如今和新乡的大运河一起,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诉说着战国诸侯波澜壮阔的攻伐历史。
(凤泉境内赵长城遗址起点
分将池村东北驼腰山山顶)
此外,凤泉区还保存有关羽之子关锁寄母寺(即金灯寺,元惠宗至正二年,公元1342年建关锁金灯寄母寺,明洪武年间形成金灯寺村落)遗迹、明朝末年帝师郭淐墓等。文明遗迹如繁星灿烂,光耀万代。
(金灯寺村的关锁寄母寺石碑遗存)
生态凤泉鸣中原
凤泉区生态禀赋丰厚。
“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”等要素一应俱全,其中凤凰山和凤泉湖构成区域内重要绿核,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1.6%,是新乡市区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;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年过境输水量61.5亿立方米,是新乡市中心城区和东四县南水北调供水“总闸门”;引黄调蓄工程常年蓄水量978万立方米,与中心城区错位发展,具备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新城的生态优势。
(过境凤泉的南水北调
中线总干渠生态长廊)
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,乘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风,凤泉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和全市人民一道,倾力打造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城,倾情描绘北方水乡园林经典、文化圣地、旅游天堂、创新乐园的崭新画卷。
(凤凰山矿山公园生态治理成效初显)
按照新乡市提出的“加快推进城市更新,有序打造全市北部绿色屏障、生态新城和先进制造业基地”的定位,凤泉正着力推进创新之城、文化之城、休闲之城、康养之城、智慧之城“五城同建”,加快打造新乡市先进制造业基地、文化艺术会客厅、南太行旅游驿站和高品质集散地、高端康养示范区、总部经济聚合区。
(凤泉生态城功能分区)
建设以凤凰山周边为重点的高质量“文旅片区”、以主城区周边为重点的高品质“生活片区”、以产业集聚园区和大块镇为重点的高标准“产业片区”、以凤泉湖周边为重点的高定位“商务片区”、以与卫辉交界为重点的高水平“物流片区”。
同时以“一河(卫河)一湖(凤泉湖)双泉(愚公泉 玫瑰泉)两渠(共产主义渠 南水北调干渠)”为基,建设林水相依、碧波荡漾、四季花开、鸟鸣蛙唱、水墨柔情的北方水乡!
(凤泉一河一湖双泉两渠生态框架)
(宜居宜业的生态凤泉)
蓝绿空间描绘秀美凤泉,生态新城焕发勃勃生机。凤泉湖已初具碧波连天的壮阔美景,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修复工程竣工,引水上山项目也基本完工,古代飞瀑流泉的盛景即将重现。
(凤泉湖引黄调蓄及配套工程)
(矿山生态修复 水韵重现)
瞰今日凤泉,坚持以绿为底,以水为脉,以文为魂,以人为本,正舒展出“凤山泉水、山水相依、一轴两带,一环多点多廊成网、两翼拓展”的发展画卷。依山拥水,湖天一色,林水相依,钟灵毓秀,公园城市的梦想在这里扬帆远航!
四十年弹指一挥间,四十年奋斗写辉煌。乘着“二十大”的东风,五彩凤凰山、生态凤泉城必将豪情万丈,横空出世,添彩新乡,增光中原!
点亮在看
让更多人了解新乡
【特别鸣谢】中共凤泉区委宣传部 凤泉区史志办
【资料来源】《北站区志》1994年版 《分将池,在这里吹响牧野之战的号角》 《黄河文明和中原农耕在这里碰撞》@相约新乡《“硬核”愚公:凤凰山上曾擒“龙”》 @搜狐《河南新乡鲁堡墓地发掘简报》等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
【航拍 摄影】航拍支持:创影视觉王健哲 摄影:朱新国
【免责声明】本平台转载、摘录内容只以传播为目的;版权、转载问题,请联系我们。
总 监 制:韩卫军 马新华
主 编:刘树雨
执行主编:尚建东 夏宝莲
责任编辑:朱新国 李文艳 杨杨
投稿邮箱:626754621@qq.com